时间:2022-09-27 18:54:48 | 浏览:1004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徐光亚 文/图
平顶山市湛河区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鹰城后花园”,辖区文化底蕴丰厚、旅游单体众多,位于荆山村的马秃塔儿墓、西铁炉村的陈家大院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百年历史的传奇人文故事;鱼陵山古汉墓群遗址、宋寨村李绿园故居、北渡村岳飞纪念馆的旅游人文价值更加深远。
近年来,湛河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去年成功举办的小龙虾美食节和特产美食推介会,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参与,目前该区已经形成以龙虾莲藕养殖、乡村生态观光园体验为主的生态农业游模式。同时,荆山蒙古风情园项目正在规划对接筹建中,异域美食风情将成为鹰城旅游的新亮点;沙河复航工程正在进行,湛河区要将其打造成为平顶山市的“秦淮河”。
“我们要将湛河区建设成为绿色农产品的旅游购物地、农业文明体验展示地、城郊休闲游憩地、乡村旅游的示范地,使湛河区成为鹰城市民假日的好去处。”近日,记者采访平顶山市湛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宣传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德民时,他满怀激情地说。
提起平顶山市,可能您印象里储存的是“煤城”,其实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白龟山水库,被环揽在青山和城区里,清澈优良的水质滋润着生活在这里的五百多万人口。随着环保治理成效的逐渐显现,贯穿整个城区的湛河两岸风景如画,一弯碧水滋养着人们的身心。而平顶山市湛河区,则是鹰城山水画卷上最柔美动人的绿洲。
潜展“水势” 深耕“农颜”
湛河区拥有白龟湖三分之一的水域资源,湛河、沙河、泥河等水道蜿蜒其中,荆山、九里山、河山、凤凰山等依水相伴。
水把山分开,山将水灌溉给了湛河区的万亩良田,并孕育滋养出了一个鹰城秀美“小江南”“渔米之乡”——曹镇乡。
该区因势利导,围绕“农”和“水”,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出了区域旅游发展蓝图。
该区充分利用沙河复航、湛南新城建设和正在规划的沙河湿地公园契机,以沙河为生态主轴,打造生态绿廊,配置户外运动、田园景观、农家乐等项目活跃在河滨风光带;白龟山水库南岸滨水区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以 “水乡”旅游为主的诸多规划项目也正逐渐成熟,一些休闲游乐项目已经带动了这里的婚纱拍照、垂钓比赛、农家体验等活动的健康发展。
湛河区本是平顶山市菜肉蛋奶副食品的生产基地,曹镇大米和米线早已成为各超市的常见食品。素有“鱼米之乡”的曹镇乡,以齐各村为样板,建设休闲农业项目,带动周边形成了稻虾、莲虾种养植、果园采摘、月季、荷花观赏、生态水稻种植体验、农家乐体验、农贸产品交易节会等乡村生态旅游模式。
宣扬人文 精塑底蕴
湛河区具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区宣传部门着力通过各媒体平台,将走访深挖来的传奇人文故事广泛传播。其中在主流媒体着力推介荆山马秃塔儿的蒙古传奇地方故事、被朱自清评为与《儒林外史》并驾齐驱的《歧路灯》作者李绿园 “一个人和一本书”故事,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于其域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湛河区更是珍惜重视,对西铁炉村的陈家大院及鱼陵山古汉墓群遗址、宋寨李绿园故居、北渡村岳飞纪念馆以及域内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庙宇景观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据了解,蒙古风情园的主要文化背景人物——忽必烈的大将正三品昭勇大将军马秃塔儿辞官南迁,定居现在的湛河区南荆山下,卒后葬于荆山上,被追封为范阳郡候。马秃塔儿后人也聚居此地,荆山逐渐形成蒙古族村落。至今他们仍然保持着与西部蒙古老部族之间的往来,许多蒙古族人都会定时来到这里祭拜。
而蒙古风情园项目的设计规划也正在积极推进,来自蒙古族的投资商将把马场等异域风情和美食带入中原,成为中原旅游行业的一个亮点。
完善配套 科学推进
根据平顶山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中对湛河区区域旅游功能的定位,该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题,按照“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战略方向积极谋划,提出了 “六大发展板块(湛南新城、特色商业区、湛河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湛河区农业示范园区、湖东片区)、三个经济带(神马姚电大道三产经济带、轻轨沿线经济带、沙河沿线旅游观光经济带)”的五年发展规划。
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湛河区不断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例如:为改善农村厕所卫生问题,积极与最先进的环保循环利用零污染排放的厕所商家协作,打造环保厕所区;为改善城市微循环,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努力打通辖区内5条断头路,以方便游客通行,减少旅游线路耗时。
为促进该区旅游业繁荣发展,该区还专门制定了旅游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对向其输送旅游团队的组织给予奖励。例如:全年累计输送游客量达500~1000人次,按10元/人次的标准奖励,1001~2000人次,按15元/人次的标准奖励,对于专列、包机、大巴车队、自驾车队等也有不同奖励措施,对于辖区的景区、景点评级、获奖有最高达50万元的鼓励措施。
同时,该区还强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旅游+互联网”布局,建设行业监测平台和区、乡、企业联动的旅游产业运行检测平台,实现全区星级酒店和重要游客集聚区无线网络全覆盖;不断培育新型业态,积极培育创意农业、民俗文化和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引导养心旅居生活,促进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运动体验等运动产业集群发展。
湛河区目前已经完善了月季观赏园→美丽乡村齐务村→小龙虾示范园→庙侯村付正饸烙面→曹镇卤肉→小龙虾美食一日游旅游线路,并成立了水席文化研究会,传承该区美食文化。
2018年,湛河区将抢抓提质增效新机遇,科学挖掘辖区优质旅游资源,广泛宣传推介“旅游+”,创新营销策略,完善旅游标识,激活湛河区旅游产业热情,全力打造一个悠闲观光、度假旅游的绝佳圣地。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徐光亚 文/图平顶山市湛河区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鹰城后花园”,辖区文化底蕴丰厚、旅游单体众多,位于荆山村的马秃塔儿墓、西铁炉村的陈家大院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百年历史的传奇人文故事;鱼陵山古汉墓群遗址、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张旭长9月23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高标准农田内,田渠相间、路网相连,万亩水稻才吐新黄,穗头低垂,丰收在望。曹镇乡背靠一级饮用水水源地白龟湖,土地肥沃,常年种植水稻1.3万亩、小麦3.5万亩,地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平顶山市湛河区委政法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民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迅速把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爱民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送保险提升获得感。区委政法委投入
▶南部湛南新城,处于“平叶一体化”的核心地带。根据湛河区的规划,未来,这里将建成水、城、林、园一体,集商务休闲、旅游度假、颐养、创智、物流于一体的“东方威尼斯”。作为湛河区规划的六大板块之一,湛南新城已进入高速建设状态。2016年起,以重点
“今年我们曹镇中学有67名毕业生考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这真是破天荒的好事儿。” 9月15日,在湛河区曹镇乡曹镇中学,谈及今年该校的中考成绩,校长巴曙光一脸喜悦。今年中招考试,湛河区有324人考入市一中、市一高、市实验高中三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比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亚丹 吴金金“今年我们曹镇中学有67名毕业生考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这真是破天荒的好事儿。” 9月15日,在湛河区曹镇乡曹镇中学,谈及今年该校的中考成绩,校长巴曙光一脸喜悦。今年中招考试,湛河区有324人考入市一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文/图“我们是国有企业,从老城区搬迁到湛河工业园区。因湛河区快速帮助我们解决了水、电、气、消防等诸多问题,企业两条生产线得以迅速投入生产。企业总部得到这里营商环境好的反馈后,当即又追加批复投资了第3条生产线。”日前,
湛河区龙腾社区居民在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娱乐河南姚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绿电交通产业示范园湛河区曹镇乡杨西村的水稻长势喜人,即将迎来大丰收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见习记者 焦河洋 通讯员 张旭长 任鹏飞 文/图龙腾社区,一台喜迎二十大的文艺演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的通知》(豫人社〔2015〕55号)等文件精神,经区委区政府研究,报经平顶山市人社局批复同意,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
【来源:平顶山市总工会_工会信息】由 提交于 周二, 2022-09-20 19:41 推进会 推进会推进会 推进会正文 2022年9月20日,湛河区总工会召开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来自各乡办的工会负责人、部分新就业形态企业工会负责
步入金秋,转眼又到了“开学季”,平顶山市湛河区各个小学陆续按下“开学键”,老师们发挥巧思,各出奇招,为孩子们准备了兼具趣味和意义的欢迎仪式。开源路小学:启蒙养正,向阳生长。一年级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充满期待地走过“启智门”,在校长和教师代
4月15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姚孟街道阳光苑社区,该社区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正忙活着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健康咨询、法律咨询等10余项贴近民生的社区服务项目。去年以来,该社区党组织通过“项目化+契约化”,与共建单位缔结了“双向认领、双向服务”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侯亚丽“坝上看海,田里赏稻,白鹭翻飞,荷塘成片……虽地处北方,但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让人心生留恋。”9月18日上午,市民姚静静和家人专程来到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杨西村游玩,并以图配文的形式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家人
城市基层党建,说到底,就是以街道社区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有机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作为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平顶山市发展县域经济先进区,平顶山市湛河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付炳鑫4月25日凌晨4点,在平顶山市湛河区亚兴路涵洞桥处,该区南环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新红带领工作人员在雨中值守,时刻关注涵洞积水情况,一旦超过预警红线,立即拉起警戒线,启动抽水排水装置,并护导过往群众安全通行